疫情风暴下的孩子们:“等再见面,我要抱抱你!”
一切,来得很突然。 9月10日8时,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协胜鞋厂女工杨元(化名)把女儿小星送到镇上的铺头小学,就上班去了。 小星12岁,很是乖巧可爱。她在铺头小学六年二班,有几个要好的同学,正商量着趁着教师节这天给老师送贺卡和祝福。快毕业了,大家都很舍不得学校和老师。 第一节课的下课铃还没响,铺头小学校长朱梅妹的手机接进了一个县里的来电,一切的祥和戛然而止。 检查牙齿 9月1
作者:林春茵 张斌编辑:中新社微信公众号日期:2021-09-17辅导班改头换面,校外培训的尽头是“一对一”?
双减落地之后,教培机构前途未卜,不过,一对一培训的乱象已悄然出现。与此同时,教育部门打出整顿组合拳学科类培训机构白名单、严查变相违规学科类培训 双减下的的首个开学季,辅导班的的课还能报吗?教培机构的课如何上? 北京市中关村,家长送孩子进辅导班。 任靖 摄 秋季学期正常上课,能否完成尚未可知 双减政策下,减少作业量、降低考试频率、提供课后服务等一系列减负措施在新学期走进校园。与此同时,相较往年同期
作者:任靖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9-17不再分文理科、采用“3+1+2”模式……多省发布高考改革方案
9月15日,安徽、江西、甘肃等多个省份发布了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其中包括取消文理分科、高考采取3+1+2等。 江西:采用3+1+2模式 不分文理科 9月15日,江西省高考综合改革专题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介绍了《江西省深化普通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1、高考改革何时实施? 高考综合改革将于2021年秋季正式启动,即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20
编辑:央视新闻客户端日期:2021-09-16“父亲”的抉择——追记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教师王红旭
这是王红旭的资料照片(2020年9月8日摄)。 他救起两名素不相识的落水儿童,而他3岁的孩子,从此失去了父亲。 王红旭,这位不满35岁的小学体育教师,用生命诠释了师者的大爱,他为世人上的最后一课是抉择。 他救起两名素不相识的落水儿童,自己却被冰冷的江水吞没 教师节前夕,几乎每天都有人来到重庆大渡口区的长江之畔,眼含泪水,默默为王红旭献上一簇白菊。 这是2021年6月3日拍摄的王红旭老
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9-16爱的种子——记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教师吴蓉瑾
9月3日,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给学生上情感教育课。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从1994年成为一名老师到现在,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攒了好多名字 她叫得出全校1000多个学生每一个人的名字,学生们喊她云朵妈妈; 她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手机开机,家长们称她秒回校长; 她源源不断地把优质教育资源和创新实践成果送进偏远山区的课堂,同行们叫她种子校长。 9月3
作者:吴振东 吴晶 屈婷 郭敬丹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9-16上海长宁新泾镇“护花”团队,助困境儿童“向阳而生”
让被父母遗弃的叛逆少年走出家门参与活动、为父母双方重度听力残疾的家庭解决了经济困难、帮助花季少女走出家庭暴力的心理阴影在长宁区新泾镇,有一个43人组成的社区救助顾问团队,他们常年对镇域内的青少年们进行重点关护,结合社工专业助人自助理念致力于为困境儿童家庭提供多方面专业服务,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关注其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 关爱孩子身心,助其融入社会 自小患有白血病的王小
日期:2021-09-15校外培训机构人员管理办法明确哪些从业禁止条件?教育部回应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有关负责人就《管理办法》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问:请介绍一下《管理办法》出台的背景。 答:校外培训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校外培训机构也应当承担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成为至关重要的工作。《中共中央
编辑:教育部网站日期:2021-09-15什么样的人能从事校外培训?两部门设门槛划红线
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的管理,制定科学的招聘、过程监测与退出机制是新阶段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治理的关键环节。而从业人员的科学管理,是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优质发展的抓手。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校外培训从业人员条件做出明确规定。 《管理办法》指出,校外培训机构的从业人员指的是按规定面向中小学生及3周岁以上学
作者:张盖伦编辑:科技日报日期:2021-09-15如何避免把孩子养成“妈宝男”?
当孩子过于依赖母亲,便会失去成长和成熟的机会,也就不能真正独立面对世界。 妈宝男是当下网络流行词语。根据知乎网友们的定义,妈宝男一般指在妈妈的溺爱下长大的男人。他们非常听妈妈的话,什么事情都要问妈妈的意见,表面看是孝顺,实际却是懦弱,没有主见,缺少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没有责任心。 在网友列举的几种不能嫁的男人中,妈宝男与出轨男家暴男并列其中。由于妈宝男在婚姻中不会去体谅妻子,不会分担家务,不懂得
作者:夏瑾编辑:中国青年报日期:2021-09-15南昌:“双减”落地 课后托管丰富多彩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机器人。 课后托管的老师正指导学生画画。 课后托管的老师正在操场上指导学生投篮。 两位学生正在课模班上制作航模。 课后托管班上,学生们正在认真画画。 课后托管班上,学生们正在练习架子鼓。 科模班真的是太有趣了,看我自己做的直升机,竟然飞起来啦14日下午,在南昌珠市学校教育集团珠棉校区的操场上,二年级的学生们正在放飞自己亲手制作的直升机模型,学生们开心不已。 科模班只
作者:时雨 摄编辑:人民网-江西频道日期:2021-09-15考试评价体系改革关乎“双减”效果 不少家长在观望
开学不到半个月,不少家长、学生已经实实在在体会到了双减带来的变化学校的课后服务多了,学生在校时间长了;课外作业少了,而且都在学校写完了。以往家庭里辅导作业,鸡飞狗跳的情景少了,匆匆忙忙奔波在补习路上的焦灼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轻松愉悦的亲子时光。 一方面,家长们感叹孩子的学习、生活节奏终于回到了正轨;另一方面,记者注意到,一些刚刚从焦虑紧张的教育战车上下车的家长,心中依然有着疑虑孩子总要面临选拔考
作者:姚晓丹编辑:光明日报日期:2021-09-14“减负”改变“新学期” 各地学校有哪些新举措?
8月3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民族实验小学,小学生们手持刚领取的新教材开心地奔跑在校园里,拥抱新学期的到来。丁根厚 摄 今年秋季学期是双减实施后的第一个学期,从到校时间、作业布置到课后看管、网络游戏限制,一系列新政策的落地给今后学生的校内学习和校外生活勾勒出不一样的轨迹。开学已经两周,减负政策落实得怎么样?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在校时间长了,亲子时间也长了 在北京,中小学开学
作者:刘博超 周世祥编辑:光明日报日期:2021-09-14“双减”,让学校教育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
双减政策出台后,校外教育机构的非理性补课之路阻断了,学校教育的主体责任被进一步明确下来。作为小学校长,我深切地感到,学校教育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上。 双减之下,孩子们上学更积极了 开学第一周,很多学校的孩子们都满怀期待地来到校园,因为他们知道,有很多独具特色的、以前没有过的校本课程可供选择了。以我们学校为例,在小学一年级,我们开设同伴交往课程很高兴认识你,四年级开设校园生活课程小菜园守护神,五年级
作者:曹君编辑:光明日报日期:2021-09-14“共同富裕”愿景下 乡村教育痛点何解?
又是一年开学季,又度过一个教师节,但这次的开学季与教师节,却因为一个全新的时代背景而显得并不寻常。共同富裕,是近期被全民热议的高频词,其热度也同样传导到了广大乡村。那么,在当下这个乡村振兴规划逐渐推进、共同富裕成为普遍愿景的时代,教育,作为人才储备、社会发展乃至现代化实现的基础,该如何在乡村重新发挥应有的作用?共同富裕愿景下,该如何破解乡村教育的多年痛点、难点?为此,新记者对话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
作者:周怀宗编辑:新京报日期:2021-09-13当了30年孩子王,代课教师退休前有个心愿
九月,天气转凉,山村里的早晨如果不披上一件长外套,很容易冻感冒。清晨五点,李为平就起了床,仓促做好早餐,一般是稀粥或者头天晚上就准备好的面条,吃完后,她要骑着今年新买的二手电动车,送小儿子到乡里的初中上学,几十分钟后再返回家,收拾收拾就往学校赶。 李为平是一名代课教师,在河北省阜平县崔家庄中心小学任职,刚过去的教师节,她又一次被评上县优秀教师,参加了表彰大会。今年已经是李为平任教的第31年,离退休
作者:陈璐编辑:新京报日期:2021-09-13湘西大山里的教师和苗族孩子一起“留守”
湘西大山里山顶上的茶山小学。受访者供图 龙卫星在教室里授课。资料图片/受访者供图 开学第一天,湖南湘西凤凰县茶山小学,3年级的教室里,8个苗族小学生,翻开语文书上的第一课,开始了他们的新学年。课文的名字叫《大青树下的小学》,42岁的老师龙卫星,一句一句慢慢地讲解课文,从小说苗语的学生们,对汉语的掌握都不太好。 放学后,龙卫星会教孩子们打苗鼓,千百年来,苗人们在湘西大山里,边跳舞边打鼓,庆祝生活中
作者:周怀宗编辑:新京报日期:2021-09-13致敬!乡村教师——慢慢变老的他们,心中依然是少年
在江西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支月英在给学生上课(9月2日摄)。 在江西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支月英在给学生上课(9月2日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支月英年轻时和学生们的合影(资料照片);下图为2021年9月2日,在江西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外,支月英送放学的学生们回家(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放学后,支月英(右一)和学生家长聊天(9月2日摄)。 在江西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中心小学,校长
作者:彭昭之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9-10“愿做山里娃走出大山的桥梁”——太行山麻雀小学的教师“夫妻档”
9月7日, 宋忠胜(后排右)、李月梅(后排左)和孩子们在教室里合影。 9月7日,在平顺县达驼村,下午放学后,李月梅(中)送孩子们回家。 在平顺县达驼村达驼教学点,李月梅(右)和宋忠胜在开学前备课(8月31日摄)。 9月7日,在平顺县达驼村达驼教学点,李月梅(右)在给学生上数学课。 9月7日,在平顺县达驼村达驼教学点,宋忠胜在给二年级的学生辅导功课。 9月8日,在平顺县达驼村达驼教学点,宋
作者:詹彦 杨晨光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9-10一次次朝着最偏远山村“逆行”——记坚守贵州乌蒙山区的乡村教师杨明
9月7日,杨明在黔西市易地扶贫搬迁小区配套的锦绣学校给学生上课。 9月7日,杨明在黔西市易地扶贫搬迁小区配套的锦绣学校给学生上课。 9月7日,杨明(中)在黔西市易地扶贫搬迁小区配套的锦绣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大课间活动。 从2009年参与企业爱心支教活动前往贵州,当年25岁的浙江小伙杨明如今已在乌蒙山区教书十余载。从志愿支教到特岗留任,他辗转黔西市多所偏远村小教书。 与同龄人相比,今年37岁的杨明略
作者:骆飞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9-10小朋友,你们的“萌新”港青老师正式上线啦
9月1日,在深圳市福田区南园小学,黄晓蕾在英语课上与孩子们互动。 9月1日,在深圳市福田区南园小学一(15)班,黄晓蕾在英语课上与孩子交流。 9月7日,在深圳市福田区南园小学,黄晓蕾在课后托管时间带领学生参加阳光健身活动。 9月7日,在深圳市福田区南园小学,黄晓蕾在课后托管时间与学生交流。 9月1日,在深圳市福田区南园小学举行的开学典礼上,黄晓蕾(左三)与其他老师和学生一起参与新学期致辞。
作者:毛思倩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