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纪念“两弹一星”精神提出25周年,以“两弹一星”精神助力七彩假期,提升青年精神文化素养,东南大学四牌楼新生办成立“生根”志愿实践团,成功入选团中央2024年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和2024年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于全国6省大中小学高效开展思想引领、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活动,已累计开展宣讲近20场,并组织思政课堂、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近10场,有效地从“学”“思”“践”“悟”四个维度开展“大思政课”建设,探索构建“有针对、有梯度、有效果”的阶梯式育人模式,努力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为青少年提供有意义的七彩假期,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
踏踏实实学,学好本领传精神。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传播好“两弹一星”精神,“生根”志愿实践团坚持以“学”为基,采取线上自学与线下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保障每一位成员都能深刻理解“两弹一星”精神、生动讲述元勋故事。团队有幸邀请到东南大学档案馆副馆长李宇青老师开展主题讲座并组织座谈会,学述伟人生平事迹;同时前往安庆怀宁邓稼先生平陈列馆等地进行实地学习,学传“两弹一星”精神。经过系列学习,团队不仅见证了老科学家们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更明确了活动开展的精神导向。
勤勤恳恳思,思明理念创好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是“大思政课”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更是联通“学”“思”“践”“悟”四大维度的枢纽。“生根”志愿实践团牢牢抓住“大思政课”建设精髓,探索构建“有针对、有梯度、有效果”的阶梯式育人模式。团队整合多方资源,在现实场景开展“大思政课”实践。团队坚持多人备课与宣讲,在征得听众同意的基础上合理录像并复盘,保障活动质量;宣讲情况及时群内公示,宣讲人带头总结得失,团队成员共同补充完善;总结推送双重复审,文创产品群策群力,宣讲课程先试后讲……
兢兢业业做,做好宣讲得佳效。“生根”志愿实践团坚信“践”是“大思政课”建设的核心也是宣讲实践的根本,力求以生动的宣讲内容、多样的宣讲形式和多层次的育人理念,打造范围广、影响深、反响佳的优秀思政宣传课程。首先,实践团的宣讲工作以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的方式推行,足迹踏遍北京至新疆,力求辐射范围更广更远。同时,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将主要的受众精准定位为从学生群体,创造性地将“两弹一星”精神与七彩假期有机结合,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结合手工制作等形式开展活动。
仔仔细细悟,悟出璀璨成果。“生根”志愿实践团坚持在实干的基础上,以“悟”指引成果产出。将团队的独特理解凝结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成果,进一步落实“大思政课”建设要求。截至目前,团队已依托微信公众号、微博、B站、小红书等平台进行了广泛宣传,积累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学”“思”“践”“悟”四维路径,本以爱国为核心。随着“大思政课”建设的推进,实践团的努力逐渐被更多人看到,但始终不变的,是团队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赤诚初心,是为青少年提供七彩假期的不懈努力,是东大学子“止于至善”的执着坚持,是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的爱国热情。团队坚持活动内容扎根中华沃土,以爱国热情浇灌播散于学生心中的“两弹一星”精神种子,努力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养,促进种子生根、精神扎根、实践固根。未来团队也将继续坚持四维路径,以爱国为核心,用切实行动为七彩假期活动的开展,为思政教育的建设添砖加瓦。(通讯员:李昂)
来源:东南大学“生根”志愿实践团队
作者:尤司辰、董亦超、周静怡、李昂
指导教师:周文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