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社区治理中“意见多、落实难”的痛点,雍渡村以“五邻计划”为指引,创新推出“吐槽有温度,整改有力度”社区互动平台,通过轻松幽默的形式搭建多方对话桥梁,将群众“吐槽声”转化为治理“金点子”,4月10日,安靖街道雍渡村召开“五邻会客厅”-雍渡民生微实事金点子研讨会,聚焦“五清工作”重点领域,针对“吐槽墙”收集的36条民生诉求展开深入讨论,推动社区治理从“单向管理”向“多元共治”迈进。
“吐槽墙”变身治理“加油站” 精准聚焦“五清痛点”
“垃圾站异味熏得人不敢开窗”“路边车辆乱停乱放”……雍渡村线下一体化“吐槽墙”自上线以来,共收集环境卫生类问题18条(含垃圾池异味、小广告乱贴、随地大小便等)、车辆乱停乱放问题10条、路灯照明不足5条、休闲娱乐设施短缺2条,以及小区绿化不足1条,成为“五清工作”(清垃圾、清广告、清污渍、清隐患、清盲区)的精准治理指南。
“五邻会客厅”集智破题:互动升级,闭环提速
此次研讨会以“群策群力、共治共享”为目标,汇聚村“两委”、网格员、环卫负责人、商家代表、居民等50余人,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形式,参会者随机抽取“吐槽卡”,现场朗读并即兴提出解决方案。居民代表刘大哥抽到“垃圾站异味问题”后脱口而出:“建议每天定时消杀,加装除臭设备!”环卫负责人当场记录并承诺3日内落实试点。
随后,社工通过讲解积分规则,引导大家按“环境卫生、停车管理、公共设施、绿化提升”分4组讨论,其中环境卫生组围绕“垃圾站异味”,提出“定期消杀除味+废旧垃圾更换”方案;停车管理组针对“乱停乱放”“车辆拥堵”,提出“增设智能监控:在主干道和消防通道安装违停抓拍系统,自动识别并发送短信提醒车主”“单向通行改造:将社区内狭窄道路改为单向行驶,减少对向车流冲突”两大方案;公共设施组就“路灯不亮”“休闲区不足”,提出引入太阳能路灯和“口袋公园”微改造;绿化提升组对“悠然居绿化少”,建议“居民认养花圃+商家赞助苗木”。
每组展示方案后,其他成员用“绿色点赞贴”支持或“黄色建议贴”提出优化意见。其中“口袋公园”“增设智能监控”方案因预算过高被贴“黄贴”。
为确保大家更了解“五清”工作跟群众息息相关,村“两委”随即开展了“双项能力提升”培训,通过详解“清垃圾、清广告、清污渍、清隐患、清盲区”的五清标准流程以及“门前五包”责任清单,明确“包卫生”要求每日清扫、“包秩序”禁止占道堆物等细则,并组织商家代表不仅要签订承诺书还要熟记每条内容。
雍渡村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邓淇元表示,“吐槽不是终点,而是解决问题的起点。针对高频出现的垃圾站异味、小广告顽疾,已组建9支志愿者队伍+环卫方专业消杀组开展百日攻坚,并同步推进多个便民信息栏建设,实现‘疏堵结合’治理。各责任单位要对照‘五清’工作任务清单,确保每日巡查、实时反馈、限期销号三项机制落地见效‘五清’要清出实效,更要清出民心!”
雍渡村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朱彬强调,公共场地今后可利用闲置空地进行“低成本焕新”以及统计可共享的村公共空间,供居民们休闲娱乐,大家提出的建议也将着重考虑,“五清”行动是关乎城乡品质提升的长效工程,必须坚持“责任捆绑、全员参与”原则,通过“商户自律、网格监管、群众评议”的立体化治理体系,真正实现从“阶段性攻坚”向“常态化治理”的转型升级。
在提出解决方案后,村“两委”现场对责任方提出明确要求:
1.环境卫生领域:环卫队须在7日内完成垃圾站除臭试点,并建立“每日巡查+居民实时反馈”机制。
2.停车管理领域:要求各中队加强违停车辆的管控,并组织志愿者对重要路口进行劝导。
3.商铺管理领域:商家签署“门前五包”承诺书,做到“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包设施、包文明”,违规者纳入“黑榜”公示。
4.绿化提升领域:下一步村委会将联合物业牵头制定“悠然居绿化补种计划”,党员和居民代表认领养护责任区。
最后村委会表示,整改后续将通过“川善治”发布问题处理清单,居民商家可实时登录查看整改进度。
通过“吐槽平台”和本次“五邻会客厅”,实现了“五清工作”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更形成“民声收集-联席议事-分级处置-数字督效”完整闭环。下一步,雍渡村持续启用“川善治”搭建线上吐槽平台,居民商家可通过线上吐槽及实时监督整改成效;致力以“互动共治”激活“五清”效能,为城乡环境提质提供可复制、可持续的“雍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