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05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播撒智慧火种,赓续红色基因——南京审计大学社会实践团队革命老区行

 

2025年盛夏,南京审计大学“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社会实践团队深入革命老区,开展为期二十余天的暑期实践活动。团队以“智慧助农”与“红色铸魂”为双核使命,致力于将先进农业技术引入田间地头,同时在红色沃土中汲取精神养分,探索科技与精神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深入调研精准锚定农业痛点

团队抵达革命老区后,分组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家中,开启了扎实的“田野调查”。成员们在大棚内外仔细观察作物长势、土壤墒情及灌溉方式;同时,与劳作的农民、合作社负责人进行面对面访谈,发放精心设计的问卷。通过数日密集的实地踏勘与深入交流:传统的漫灌、沟灌方式效率低下,水资源在输送和渗透过程中损耗严重;灌溉作业高度依赖人工肩挑手提或简单管道操作,不仅耗费大量人力,且精准度难以保障,导致作物时旱时涝,产量随天气和人工状态大幅波动。正是这种“低效、浪费、高负担、低稳产”的核心困境,为团队后续精准引入和推广智慧灌溉技术锚定了清晰的目标和着力点。

智慧灌溉技术实现落地应用

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团队重点推广光伏温室智慧灌溉系统。为有效化解农户普遍存在的“成本高、操作难”疑虑,团队采取了多维度、接地气的推广策略:一方面,精心组织多场技术讲座,成员们用对比算账、图文动画等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剖析系统节水、省工、增产的原理和长远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田间地头架起设备进行现场演示,让农户亲眼目睹自动化精准灌溉的运作过程及其即时效果。更重要的是,团队选取了意愿较高的合作农户,在其真实的生产大棚中免费安装试点系统,让农户直观体验技术优势。团队持续收集反馈优化系统,力求操作简便、成本可控。

红色教育筑牢实践精神根基

团队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会议,主讲人赵岩围绕“推进高等院校和高新园区协同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作专题报告。会议指出,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与高新园区产业资源,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通过深化校地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此次会议为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思路,也为高校与高新园区的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各方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团队创新地将红色精神传承与智慧技术推广相融合。在技术培训中融入革命传统教育,鼓励受益农户分享科技增收带来的新变化,用“精神+技术”的双重力量,激发农民依靠科技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十余天的实践,“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们深切体会到科技赋能农业的紧迫性与红色精神传承的永恒价值。智慧灌溉技术的成功应用,是青年学子将知识书写在乡村大地上的具体实践;革命老区的精神洗礼,则如明灯照亮了服务奉献的初心。这段融合“智慧火种”播撒与“红色基因”赓续的旅程,不仅为老区农业注入了新活力,更在青年心中刻下成长烙印。南京审计大学“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的探索证明,科技创新与精神传承的深度融合,是激活乡村、培育新人的有效途径。这簇在革命老区点燃的“星火”,期待照亮更广阔的振兴之路。(南京审计大学国际联合审计学院:耿灏轩)

上一篇:广东海洋大学“雏鹰展翅”团队赴兴涌社区开展文化传承与安全教育暑期实践
下一篇:红色基因润童心,畲乡医脉续新篇——“畲乡医韵健康行,厦医筑梦民族亲” 实践队暑期三下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