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1月04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党员志愿者罗姐:用行动温暖社区,以坚守诠释初心

罗姐,本名罗芳,作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她的身上始终闪耀着无私奉献的光芒。她的志愿服务之路始于2008年那场震惊全国的汶川地震,当时,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她毫不犹豫地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震救灾中,用自己坚定的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后来,在社区前辈肖姐的积极影响和感召下,她再次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志愿者团队,将这份宝贵的奉献精神延续到了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无论是社区服务还是邻里互助,她都尽心尽力,默默奉献。

关爱独居老人,以真心换真情

因曾与父母长期分居,罗姐格外理解独居老人的孤独与不易。她主动结对帮扶小区里的几户独居老人,崔婆婆就是其中之一,她常常入户看望,陪老人聊家常。每次上门,她还会自带清洁液,帮老人们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积灰的窗台、油腻的厨房,在她的擦拭下都变得整洁明亮。除了打扫,她还会帮老人买菜,陪他们聊天谈心,驱散老人们的孤独。

老人们渐渐把她当作亲女儿般依赖,有什么心事都愿意跟她说。而罗姐也常说:“我希望自己的父母在外也能得到这样的关照。” 这份推己及人的善意,像一股暖流,让社区多了几分浓浓的温情。

看望独居老人打扫卫生

危急时刻显担当

有一次,空巢老人张爷爷打来求助电话,语气十分焦急。罗姐挂了电话,立马和队员第一时间赶到张爷爷家。进门后,只见张爷爷情绪激动,眼眶泛红。她们赶紧上前了解情况,原来是张爷爷身体突然不舒服,又联系不上儿子,心里又急又怕。罗姐一边轻声安抚着爷爷,一边给爷爷倒了杯温水,队员则联系张爷爷的老伴说明情况。在她们的陪伴下,张爷爷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张爷爷老伴赶到后,紧紧握着罗姐的手,嘴里不停地说着感谢,对她充满了感激。

看望独居老人

罗姐所负责的单元有一对患有疾病的夫妻,她时刻关注着这对夫妻的动态。平日里,她会留意他们的生活状况,遇到他们出门,会主动上前问问情况,有什么能帮忙的地方绝不推辞。时间久了,这对夫妻虽然不善言辞,但每次看到罗姐,眼神里都会流露出安心与信赖。

作为一名党员,罗姐处处以身作则,微网格工作做得十分细致,经常为业主排忧解难。她还在上班,却总能挤出时间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只要社区有需要,她从不推脱。

小区环境卫生治理

面对质疑,坚守初心

志愿服务并非总是能够得到人们的理解和认可。在某些情况下,有人曾经对她产生过种种揣测和误解,认为她“别有用心”,甚至怀疑她是在“狐假虎威”,更有甚者,质疑她是否借此机会谋取私利。面对这些纷纷扰扰的流言蜚语,罗姐并没有选择去辩解或反驳,而是坚持“但行己事,不问他想”的原则,以一颗真诚的心和不懈的坚持,逐渐赢得了更多社区居民的信任和认可。她曾坦诚地表示:“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委屈是在所难免的,但每当看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因为自己的付出而露出欣慰的笑容时,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显得那么值得。”

社区活动担任志愿者         

呼吁理解与支持

罗姐深切地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更加重视并大力宣传志愿者队伍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确保那些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们不再遭受误解和忽视,让他们的善行义举能够获得更多人的认可与尊重。她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别让做好事的人寒心”,虽然话语朴素,却饱含着她内心深处坚定而执着的信念与呼吁。

自2008年至今,无论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紧急救援任务,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帮扶,罗姐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数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志愿精神:这种精神并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来彰显,而是蕴藏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通过点点滴滴的善行,悄然照亮他人的心灵,温暖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上一篇:浙江杭甬高速宁波三期工程甬江特大桥主塔顺利封顶
下一篇:合肥活力绽放 暖意同行——七里塘社区“七里时光健步周”活动圆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