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9月20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江苏如皋:每一面锦旗都有一段感人故事

江苏省如皋市救助管理站的荣誉室内有一面锦旗墙,上面挂着来自河北省衡水市、江苏省泰州市、徐州市等省内外受助者送来的锦旗,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都是一个家庭的团聚。

今年以来,如皋市救助管理站不断强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行动自觉,做好流浪乞讨和生活无着人员的救助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走好为人民服务之路。

特殊快递感恩特殊救助

9月15日,市救助管理站收到一件来自河北衡水的快递,工作人员打开后发现里面装着一面写着“为民服务 无私奉献”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感谢您,没有因为我是服刑人员就将我拒之门外;感谢所有工作人员,不但没有歧视我,还鼓励我振作精神。”受助对象张某在信中写道。

据市救助管理站负责人薛晓祥回忆,8月26日上午,一名男子站在大门口求助,说自己没带身份证,也没有手机和钱,更没有可以落脚的地方,因该男子无法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工作人员只好在门外对他进行体温测量和全身消毒,详细询问他最近14天的行程轨迹。了解得知,该男子8月25日刚刑满释放,父母年事已高,不能前来接其回家,无奈之下只能到救助管理站寻求帮助。

“必须救助,这时候一定要给予更多的关爱。”薛晓祥仔细查看了张某的刑满释放证明书后,将张某暂时安置在隔离区内,保障其基本生活。与此同时,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反复与如皋火车站沟通协商,帮助张某办理了临时身份证明,出具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8月31日,张某顺利返回家乡。

八年坚持换来亲人团聚

“感谢你们对我儿子的救助和照料……”59岁的李永昌见到走失8年的儿子李小兵(化名)后,哽咽着向工作人员道谢。

如皋市现有流浪滞留人员19人,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精神或肢体残疾,不能准确表述自己的基本情况。市救助管理站不仅妥善安置了他们,还持续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人脸识别、“头条寻人”信息推送等方式,帮助他们寻亲。今年6月,市救助管理站主动协调市公安局对全市无身份信息受助人员重新采集DNA、指纹、人像等信息,经比对,发现一名滞留人员疑是四川省渠县安北乡高桥村的李小兵。

获悉关键信息后,工作人员立即与渠县救助管理站取得联系,再次核实信息,并请当地救助管理站帮忙联系家人。“我儿子小时候生过病,从那以后精神就有点问题,这次走失竟是8年的分离。”李永昌得知儿子消息后立即从四川驱车赶来,见到儿子后激动不已,数次哽咽流泪。

主动巡查同心携手相助

“这是救助联络卡,要是您发现露宿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就拨打上面的电话,不管多晚我们都会赶过来。”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当天,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向沿街店主、物业保安和环卫工人等发放救助联络卡。

市救助管理站每天组织工作人员巡查街头巷尾、公园、车站、菜市场、超市门口等重点区域,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后劝导其进站受助;不愿入站受助的,发放矿泉水、方便面、口罩等生活必需品。强化站内服务保障,畅通24小时求助热线,实行24小时服务接待制,同时备齐备足救助物资,每天给受助对象测量体温,查看他们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送往医院救治。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号召广大群众参与救助,同时健全救助服务站点和信息联络员队伍建设,做好主动报告、引导护送和应急救助工作。对寻亲不遇、务工不着、离家出走等困难人员进行分类救助,尽力帮助他们返乡;对无法查明身份的人员及时妥善安置。招募“方言志愿者”,搭建沟通桥梁。邀请专业社工介入,对流浪人员开展心理矫治和心理疏导,不断提高救助效率和救助质量。

上一篇: 浙江乐清市社会救助实现“三个转变”
下一篇: 山东滨城:织牢儿童关爱保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