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9月20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湖北宜昌:“六个强力”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民政部门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建设“和谐社区、幸福家园”为目标,以“未来社区”治理为方向,以争创“全国基层治理示范区”为抓手,强力推动社区工作者“持证上岗”、社区服务“全岗通”、“智慧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协同共治”,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依托社区小平台,做实服务大民生,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强力提能,推动社区工作者“持证上岗”

完善社区工作者招录、考核、淘汰制度。宜昌市民政部门重点抓好“两个一批”,即将持有社工证纳入社区工作者选聘资格条件,重点准入一批;将持有社工证作为社区工作者年度考核重要指标,淘汰更新一批。每年动态调整20%,今年内持证比例争取达到30%,3年达到60%,5年实现全覆盖。鼓励全市民政系统干部和志愿者等各类从事社会工作人员参与培训取得证书。2021年,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全市报名人数达到5962人,较去年增长186%。

打通社区工作者职业晋升渠道。宜昌市民政部门发挥社区人才“蓄水池”作用,会同组织、人社等部门探索建立从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常态化招录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机制。

加强专业化、实战化、场景化培训。宜昌市民政部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聚焦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优质资源,联合市委党校社区学院每年举办社区工作者外训班,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宜昌授课。

强力提质,推动社区服务“全岗通”

推动“一岗通办”。宜昌市民政部门推进社区工作者“全岗通”,做到“一人值班、全岗受理、全能办理”,实现线上线下受理服务24小时不打烊。

开展示范试点。宜昌市民政部门在每个区选择1个条件好的社区率先开展“全岗通”试点,年底试点社区实现“一岗通办”。后期将鼓励县(市、区)积极开展示范试点建设,各地选择3—5个基础条件较好的社区,通过整合资源、上下联动,开展社区综合试点,高标准、高质量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具有宜昌特色的模式。

强化业务培训。宜昌市民政部门依托市委党校社区学院,建立常态化外请外训机制,重点对接上海、浙江等地,着力提升社区工作者社会化、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举办全市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社区工作者680人。

强力提速,推动智慧社区“倍道而进”

建好“社区小脑”。宜昌市民政部门积极对接“城市大脑”建设,在“城市大脑”框架下,谋划“社区小脑”架构和开发,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生活服务、公共服务、社区治理等服务,打造“智慧社区”。

打造场景应用。鉴于民政服务从“特定对象”向“社会公众”转变的实际情况,宜昌市民政部门结合全市基层治理办实事项目,依托“宜格服务”平台,建立“掌上云社区”,推行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五民工作法”,推动智慧自治、智慧养老、民生直达三大场景应用,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乡、问题不上交、服务不缺位。

整合数据资源。宜昌市民政部门以社区作为“城市大脑”建设的末梢,推动物联、数联,实现居民相关数据一次采集、多方利用。开展“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推动部门向基层开放数据和平台,实现精准治理和高效服务。

强力提效,推动社会组织“协同共治”

建体系。宜昌市民政部门构建“市建孵化园、县建中心、街乡建站、社区建室”的社会组织活动阵地,两年内实现市、县、街乡、社区四个层次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体系全覆盖。

强基础。宜昌市民政部门实施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三年行动,重点培育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按每个城市社区20家、每个农村社区10家标准,三年内全市社区社会组织总量达2万家。

创品牌。 宜昌市民政部门实施“双百工程”,计划三年培育100家优秀社会组织品牌,打造100个优秀社工项目,重点支持“生态小公民”“三峡蚁工”“长江哨兵”等社会组织做大做强。建立以“政府扶持、社会承接、专业支撑、项目运作”为特色的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机制。

强力提档,推动社区阵地“焕然一新”

城市社区阵地全部达标。在宜昌市委组织部牵头统筹下,全市民政部门推进村(社区)阵地达标,充分整合市区闲置资源,对没有达标的社区,通过调配、购买、租赁、改扩建逐一制订达标整改方案,推动全市209个城市社区阵地年内全部达标。

综合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对照《关于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的意见》中6大类20项建设标准,宜昌市民政部门采取改造更新、规划新建等方式,补齐短板,集成服务场景,推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

公共活动空间持续拓展。宜昌市民政部门坚持“服务群众面积最大化,办公面积最小化”的原则,让更多的空间、资源尽可能向群众、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开放。坚持去行政化、合理配置、统筹布局,就近、全面、集中提供“一站式”综合公共服务,提升使用质效。

强力提神,推动为民服务“四季如春”

以“我要办低保”为切入点,高效办成一件事。宜昌市民政部门推行社会救助异地受理“全省通办”“一网通办”。建立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实现线上“政策找人”。印发《宜昌市低保零资料申请一周办结改革实施方案》,依托基层民政干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和下沉党员干部实现线下“主动发现”,依托“承诺告知”实现无资料申请“高效救助”。目前,已在枝江市、远安县、夷陵区和宜昌城区完成试点,正在全市推开。

以“智慧养老”为切入点,发展社区居家养老。宜昌市民政部门将14个县(市、区)高龄津贴信息统一纳入宜昌民政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全市高龄老年人动态管理信息数据库,通过大数据比对,将符合条件的高龄津贴享受对象信息推送给社区网格员,简化申报流程,实现高龄老年人足不出户领取高龄津贴。建立“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依托全市智慧养老平台和城市大脑人口数据库,实现社区养老“刷脸共享”、居家养老“一键呼叫”、养老福利“一卡直达”。

以“帮办代办”为切入点,做实特殊困难群体关心关爱。重点围绕全市1.52万名孤寡老人、独居老人、失能老人,宜昌市民政部门结合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干部“双报到、双报告”工作,全面压实法定监护责任人监护责任、村(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工作责任、下沉党员干部包保责任,加强帮办代办、巡访探访、关心关爱,确保特殊困难群体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上一篇: 温州市鹿城区民政局聚焦共建共享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持续深化
下一篇: 山西忻州:合并行政村换来乡村新气象